山西古戏台,繁华落尽的乡村圣殿
山西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作为戏曲主要载体的古戏台,它承载着文化,散落在三晋古地的每一个角落,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见证着村镇的富有,人世的兴旺,文化的繁荣,朝代的更迭。那些历尽沧桑、繁华落尽的古戏台,在历史的变迁中默默地注视着人世间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一个个喜怒哀乐,它留给我们的是那离不了又忘不掉的一块精神圣地。真可谓“演千秋史事尽是悲欢离合,看满台角色无非善恶忠奸”“数尺地五湖四海,几更天七朝八代”。可以说,山西古戏台折射的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
█ 山西民间戏曲演出,未署名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向拍摄者致谢!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山西就有悠久的乐舞文化传统,到了汉代,歌舞百戏十分兴盛;进入宋金时期,山西杂剧已相当繁荣,从金墓发掘的戏曲砖雕就可见当时的盛况;至元代,山西已是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并诞生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及至明清两代,山西戏曲已逐渐形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派别。
戏曲的兴盛促进了戏台建筑的发展。山西仅现存的元、明、清时期的古戏台就有3000多座,在全国排名第一。中国现存最早的戏台为山西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的戏台,全国仅存的8座元代戏台全部集中于山西,尚存的明代戏台山西多达30余座。也许是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大量的木构建筑得以更好地保存;也许是淳朴的民风和有村必有庙,有庙必有戏台的迎神赛社的祭祀频繁;更或是娘子关内的平安富庶,很少遭遇大规模战争的侵扰,致使大量的戏台在山西留存。这是上天赐予山西人的宝贵财富,因为它是见证乡村历史、百姓生活的“活化石”。遍数山西的古戏台,无一例外都与古庙宇有着必然的联系。建庙不忘搭台,戏台总与寺庙相伴,通常都是山门、戏台、过殿和主殿在一条中轴线上纵向排开,因为是给神献戏,所以戏台都坐南朝北,台口恭而敬之地面向神殿,表示对神的敬仰,以求它降福人间,村村的戏台都按这个规矩搭建,形成一个模式。这些耐人寻味的现象直接说明歌舞戏剧与祭祀仪式的合二为一。百姓为求神赐雨,祈望平安,总会求助于神灵,敬歌献舞,解除天灾。
宋金时期露台十分普遍
最早的祭祀戏台称为露台,露台之名见于汉代,宋金元时期,露台得到很大发展,在山西乡村城镇的寺庙中已十分普遍,万荣县宝井乡庙前村后土祠金代露台、高平市西李门村二仙庙露台、洪洞县伊壁村东岳庙金代露台、乡宁县后土庙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露台、芮城东岳庙露台,在寺庙中的碑刻中都有记载。让人惊喜的是在山西仍有露台实物留存,即高平市西李门村二仙庙正殿前的金代露台,露台位于二仙庙中,它和露台北的二仙殿同为金正隆二年(1157)建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此露台与正殿台基相连,高约1米,东西长12米,南北宽8米,在平展的台面上铺着厚实的青砖。露台的东、西、南三面做工考究,在其束腰处不仅雕刻有力士、兽头及动物花卉图案,而且更珍贵的是还刻有“宋金对戏图”和“金人方巾舞图”两幅精美线刻画,所刻衣纹线条流畅,人物比例协调,动态传神,它是研究宋金文化和上党戏曲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露台最初多用土堆砌,看起来简陋,也容易毁坏,后改用夯土筑成,砖石砌边,但上面没顶的大平台依然无法解决雨天演戏、晴天暴晒的困难,约在北宋露台兴盛之时,寺庙中出现了“亭榭式”戏台,即在露台上加盖棚顶,但宋代戏台实物早已荡然无存,使我们无法看到它曾经的模样,仅能从碑刻、史料记载中的字面上揣测其貌。但透过岁月的痕迹,我们依然能想象出在北宋年间,当汴京的演出场所还被称作“勾栏”“瓦舍”的时候,山西早已有了固定的砖木建筑并被称作“舞亭”“舞楼”“乐楼”的正式戏台。从侯马金代董明墓砖雕、稷山马村金代段氏墓砖雕中可窥其精美、成熟的戏台构造。
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台是金代戏台,在高平市王报村的二郎庙内,它历经风雨侵蚀,独领风骚,成为名冠华夏的戏曲文物孤品。王报村的金代古戏台,建于村北高垣上的二郎庙南端,戏台坐南朝北,坐落在1米多高的须弥台基上,平面呈方形,歇山式屋顶,顶内无梁枋,全用斗拱支撑屋面。戏台两侧由两株粗大的荆条木作台柱,下施巨型砂岩柱础。在台基刻有“金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秋十有三日,石匠赵显、赵志刊”题记,确认为该戏台属金代原制。
█ 修缮前的二郎庙戏台
元代戏台的演变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剧作家辈出,剧本繁盛,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精彩篇章。山西又是北杂剧的主要形成和流行的地区之一,涌现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乔吉为代表的一大批山西籍剧作家,因此戏台的大量兴建自然在情理之中,而戏台建筑的普遍性又促进了山西戏剧的繁荣。同时庙宇中也出现了专门记载修建戏台的碑刻,这充分说明元代戏台在寺庙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时戏曲繁荣的盛况。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等。现今有据可查的山西元代戏台多达24个,现存实物8座。从戏台建筑形制上摒弃了宋金时期四面观的“亭式”戏台,完成了从四面观到三面观进而一面观的转变。同时狭小漏风的舞亭也被砖木结构的戏台所取代。
位于山西临汾魏村牛王庙的元代古戏台就是这样的一座戏台,是元代戏台的典型代表,经典之作。这座戏台重建于元至治元年(1321),戏台呈正方形,四角立石柱,上面是歇山式屋顶,后两石柱间砌土坯墙,两山墙仅在靠近后檐墙位置砌筑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长度,墙端加设辅柱,辅柱头搭接的额仿留有铁钉,可见是当时悬挂帷幔的地方。这是典型的元代建制。加的三分之一长的山墙使前台呈三面展开,前、左、右三面空口,宽敞开阔,音响效果极好,像这样三面观的舞台,可以说是完成了戏台建筑的一次大的变革。演出的时候,在两根辅柱前悬挂帷幕,将戏台分割为前台后台,它是我国戏曲艺术演变的重要佐证。从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水神庙大殿的戏班坐场壁画中我们得到了印证,画中有一后台掀幕窥视者,这表明了有后台的存在,同时也说明在元杂剧鼎盛时期已经有了较完备的舞台。
█ 魏村牛王庙戏台,古村古寨拍摄
█ 在元代戏台上唱大戏,这是怎样的一种豪奢,王兴国拍摄
在戏台尺度的演变中,山西的古戏台也有其独特的规律。山西临汾东羊村的东岳庙戏台始建于元代,它是典型的四方形,台的进深与台口的宽度都是7.7米,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形式,四面对称。这种建筑形式一般往往运用在最高等级楼和阁的建筑中,这一方面证明戏台在整个庙宇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说明戏曲艺术的成熟与在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明清以后的戏台中极少见到这种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像这类的方形戏台有山西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东羊村东岳庙戏台、王曲村东岳庙戏台等。在元代戏台中,也有些例外的现象,与其他戏台相比,山西翼城乔泽庙戏台,台口和进深都在10米左右,从尺度上讲,可以算得上是元代戏台中的极致。山西石楼殿山娘娘庙戏台,尺寸又非常小,台口和进深都只有5米左右,称得上是元代戏台中的精品。
宋金时期的戏曲发展并未规范化,在表演动作上不讲究严格程式,因而戏台的尺寸自然也就未能统一。但有些特点是共通的,首先元代戏台多数为单开间和单进深,四面基本相等,近似方形。三面通视,即三面观是元代戏台最主要的特点,并且是划分建筑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两侧山墙嵌有铁环等钩挂之物用以悬挂帷幕区分前后台。其次元代戏台多为四角立柱,梁架结构采用“大额枋结构”,就是在四角立柱上架四根大额枋,形成巨大的井字形框架,以支撑整个屋顶的荷载。第三,元代戏台外形端庄稳重,雄浑壮观,屋顶的藻井结构严谨,构思奇特,精致玲珑,是难得的建筑艺术精品。
元末明初戏台发生变化
到了元末明初,戏台的形式开始发生变化,如开间的变化,平面形式的变化,面积的变化,构成形式的变化等等。
其一普遍开始采用三开间的形式,面积增加,规模扩大,以满足舞台上角色扩充、演员人数增多的演出需求。如河津市樊村镇关帝庙戏台。其二戏台由正方形变为长方形,四角立柱大额枋改为抬梁式结构。其三,明代开始出现双幢前后串联式(前台后台相互勾连)和三幢左右并联式(戏台两侧另建耳房)。忻州张村大关帝庙戏台,前台歇山卷棚顶,三开间,后台悬山顶,构成前后独立又相互连接的前后台;沁水县南阳村玉皇庙戏台、阳城县下交村汤王庙戏台等,都是戏台两侧建有耳房,作为后台供演员化妆、休息之用。其四,明代戏台出现周围设廊,华丽美观,更多地突出美化、造型的作用。稷山县法王庙戏台、太原晋祠水镜台等实物都可以看到四周设廊的华美造型。其五,采用“山门戏台”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最早出现在元代,即山西芮城永乐宫,是两种建筑功能合二为一。但广泛应用是在明代以后。“山门戏台”俗称“过路戏台”,即在庙的山门上修建戏台,台口正对大殿。中间两柱之间设较窄的通道,遇到演出在通道上架设木板形成舞台。晋中市城隍庙明正德六年(1511)乐楼、长治市城隍庙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戏台等即是典型的代表。其六,明代戏台开始更加注重装饰,元代雄厚朴实、简洁有力的风格有所改变,有些戏台开始出现雕梁画栋、琉璃饰顶、精致华丽的建筑风格,如襄汾县汾城镇(原太平县)城隍庙明洪武年间戏台。其七,明代戏台开始设置“看楼”。“看楼”的设置原本是出于“男女授受不亲”旧礼教观念的束缚,专为妇女开辟的观戏之所,但客观上也标志着戏曲由“娱神”向“娱人”转变;同时戏台的“剧场性”开始有所体现。现存戏台实物有沁水县城关玉帝庙、翼城县曹公村四圣宫元代戏台等。
█ 晋祠水镜台
█ 水镜台,圣母的专属舞台
清代戏台建筑兴盛
明末清初,山西未遭遇大的战乱,社会经济文化相对稳定、繁荣,加上晋商的崛起,山西戏曲呈现百花争艳的态势。昆曲、梆子腔、道情、民间秧歌、小戏异彩纷呈,特别是清代后期四大梆子平分秋色。由于当时民众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戏曲演出可谓空前鼎盛的普及状态。戏台建筑也就因此得到极大的繁荣。从山西现存的2000多座古戏台,95%以上是清代建筑的现状中可以感受到山西戏曲昔日的辉煌,而且这种辉煌兴盛不衰,贯穿清代始末,延至民国。清代的山西,无论是乡野村落,还是繁华城镇,修建戏台之风盛行,可以说是集聚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修筑戏台。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介休祆神楼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介休祆神楼原是祆神庙的组成部分,是一座集山门、乐楼与过街楼相接合的楼阁式建筑。
在晋南、晋东南的许多地方,有村必有庙,有庙必有台,有台必有戏。有些大的村庄同时建有三四座庙宇戏台,如运城市池神庙清代三连戏台,这些足以说明清代戏曲之繁荣,戏台建筑之兴盛。二连台、三连台、品字台,多台并存,成为清代戏台建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明清这一时期的代表剧目孔尚任的《桃花扇》、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等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 榆次六台村清代戏台,已被盗卖,转自爱塔传奇博客
█ 被迁建至广东番禺星河湾某花园的六台村戏台,引发了古建筑保护的讨论,羊城晚报郑讯拍摄
戏台的数量增加,面积增加,构成形式多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演出的需要。面积的增加通过“三开间”“五开间”得以实现,专门用于安置演员的房子更为常见;平面形式则以双幢串联式、三幢并列式的建筑形式并存。布局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有两座、三座戏台并列相连的“二连台”“三连台”,有三座戏台按“品”字布置的“品字台”,这些形式虽在明代就已出现,但清代才逐渐风行。万荣庙前村建有三座互为相连的“品”字形戏台,前面的一座戏台与庙的山门浑然一体,平时是山门的过道,演戏时在榫洞里插上木杠,搭上台板,立刻就成为戏台。在它前面40米处,又有两座戏台并排而立,这两座戏台顶部相连,下有通道,与前一座戏台呈“品”字形布局。这三座戏台,立在古老黄河的岸边,面向直上青天的秋风楼,每逢庙会,3个戏班一同唱戏,鼓乐声声,河水涛涛,交织成雄浑激烈、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恢弘景致。同时也有在原来的戏台前面或者后面加接戏台,如太原晋祠水镜台后台部分为明代所建,前台部分则为清代扩建;临汾王曲村东岳庙后台部分为元代戏台,前台抱厦则为清代所建。其次戏台讲究装饰,不仅在台口设置形态多样、造型各异的八字墙,戏台精致的雕刻、华丽的装饰艺术也发挥到极致。
█ 二郎庙金代戏台重放异彩,转自上党营造社
山西的古戏台,历经宋、元、明、清的积累演进,已不再是简单的房顶和几根立柱,而是颇具规模,造型富于变化,结构更趋复杂,姿态各异,气势雄伟,让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品。它以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式样,在历史的变迁中默默地注视着人世间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它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是我们研究古典戏曲、研究戏曲文物、戏曲建筑的活标本,它为戏曲艺术的演变发展及社会历史的进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山西古戏台在历尽沧桑、洗尽铅华之后,如同饱经风霜的老人,望着它,人们似乎回到了那被湮没的岁月,隐约感到那古老而又深沉的曲调还在乡野村镇的上空回荡。有道是:“绎彼此演古今喜怒哀乐,洞世事谙人情悲欢离合。”
本文转载自《太原日报》,作者宋萍系太原艺术研究院院长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